慢工出细活,说说医疗服务投资那些事

作者:分享投资医疗健康基金董事总经理 谢开

 

医疗服务处在医疗与服务的交界处,既呈现出基础医疗一贯的需求刚性,又受到个性化服务与消费升级的强劲驱动,市场持续欣荣,且层次愈加丰富。

 

分享投资采用一种“倒推”的思考路径,来探求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:基于对政策趋势、技术动态、市场格局的理解,描画未来十年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“理想”图景,而填补当下现状与未来蓝图间空白的“拼图”,就是我们关注的方向。

 

本文顺着“诊前-诊中-诊后”的线索,具体来聊聊我们关注的细分领域。

 

“三长一短”的背后:总量大、增长快、人均缺

 

中国的医疗服务资源,在医疗总支出体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三、仅次于美日两国的同时,人均占有量却捉襟见肘。同时,由于有赖于大量称职的全科医生、家庭医生的“守门人”制度的缺位,医疗资源无法有效分层配置,造成海量病患“朝圣”大三甲、社区医院门可罗雀。于是有了“三长一短”,有了尊严感欠缺的就诊体验,甚至于有了血色的医患冲突,和节节退守的医学院录取分数线。

 

在解决地球上五分之一居民的医疗健康保障这件事情上,中国政府已经做得不错,但也许,永远都不够好。

 

危中藏机

 

公立医疗体制在保证基础人群服务、疑难重症治疗、科研攻关之外,其应对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的乏力之处,正是民营力量进入的主战场。

 

医疗服务体系和货币政策一样,先天地存在着“不可能三角”或称“三元悖论”(Impossible Trinity),即医疗服务的质量(Quality)、易获得性(Accessibility)、廉价性(Price)不可能三者兼得——高水平又便宜的医疗服务,肯定会造成“一票难求”;随叫随到的高质量医疗服务,肯定需要高昂的定价来支持。因此,只有不同定位、不同模式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供方进入市场,对不同诉求的人群、不同阶段的病况进行分流,各取三角的两端而满足之,才能对公益属性的公立医疗系统形成良好补充,共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。

 

目前,公立机构居我国医疗体系的绝对主导地位,民营办医的机构数量占比尚不足5%。政策层面,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大门已经打开,放开定价权、给予税收优惠、鼓励医生多点执业、提升科研和职称话语权、设定非公医疗服务量占比目标……民营力量在医疗服务领域多点开花的良好土壤,已然成形。

 

富了,老了,最近还二孩了

 

民营机构既然以公立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充和延伸为己任,必须要瞄准具有持续需求驱动的特定市场,打造差异化的服务定位和竞争力。这就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人口和经济结构演变脱不了干系。而无论是哪个年龄或收入阶层,其需求共性,是对生活质量——或者更准确地说,生命质量——追求的不断提升。

 

1. 崛起的中产阶层

 

这样一组人群,已经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层次,从基本的生理安全,提高到了对于尊重、归属的心理需求层面。他们愿意支付更多,来换取更有尊严的就医体验,和更全面的健康监护。这为私立机构提供差异化、中高端的医疗服务,留出了可观的市场空间,医学美容、健康体检、基因检测等偏重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大有可为。麦肯锡预计,中国中产阶级的医疗消费支出,将保持11.6%的年复合增长率。

 

2. 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

 

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在2014年超过10%的同时,一个稍显酸楚的现状是,年轻的家庭成员用于照料老人的时间将越来越少。中国的家庭规模已经从六十年前的5.3人降到了当下的3.02人,小家庭逐渐取代了三、四代同堂的传统,新的家庭组织形态下,老年人的健康管理、诊疗、陪护等,将越来越依赖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介入。

 

3. 普遍二孩政策放开

 

作为对老龄化趋势的应答,在单独二孩政策铺垫三年之后,普遍二孩政策在今年10月正式落地,预计每年新增人口在300万-800万之间。围绕这一“新常态”,孕期监护、产后康复、幼儿护理、儿科诊所……一整条服务链都将受益。

 

勾画“理想国”,找到重点关注领域

 

分享投资在自身所重点聚焦的互联网和医疗两大行业,都采用同一种的“路径”来思考、讨论、筛选看好的细分领域:基于深刻的行业理解,试着去描画3-5或5-10年后的行业生态体系“理想图”,从而寻找填补当下现状与未来蓝图之间空白的拼图。

 

不同之处在于,互联网行业映射日常生活方式,相对自由扁平、无甚门槛围栏,脑洞可以大开;而医疗行业关系民生安全,政府高度监管,有不容逾越的独特经济学规律和社会、伦理规范,专业门槛极高,必须紧密结合政策和技术动向,才不至于“痴人说梦”、贻笑大方。

 

顺着诊前、诊中、诊后的时间线,聊聊分享在每个环节上关注的细分领域。

 

1. 诊前(健康管理环节)

 

诊前的健康管理作为人群流量和数据入口,已成兵家必争之地。而体检连锁和家庭医生,又是健康管理领域具有核心服务价值的两类入口,作为公立体检和分诊系统的补充,能提供更高效、体贴的服务。

 

其中,前者更适宜当前中国国情,且覆盖面较广,在高中低端都能打开差异化市场局面;后者在高端人群市场有更大潜力,有发达国家范例在前,结合智能硬件,颇具创新空间,但必须与公立系统深度对接。

 

我们对体检连锁机构的入口价值、产品叠加空间充满期待,并已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。2014年,民营体检机构占中国体检市场的份额还仅为17.3%,其中前三大连锁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又只占到民营市场的36%,民营参与度和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。过去五年中,中国民营预防保健服务市场的收入增长迅速,从2010年的43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25亿元,预计到2019年市场规模可达450亿元。当前民营体检用户中,福利性质、客单价较低的企业团体客户占到80%,个人客户这一利润来源还远未完全开发。

 

2. 诊中(治疗环节)

 

我们认为纵切垂直的专科连锁,和横铺基层的社区全科,都有良好的民资创业机会。

 

专科连锁医院需要两个支点来撬动成功:首先,以过硬的诊疗水平和质量控制建立起足以抗衡公立医院的品牌,消除信任壁垒;其次,定位中高端的差异化服务特色,以优质体验支撑服务溢价,形成竞争优势。而两者背后,都是细节至上的强大运营和管理经验。正因为民营专科在设备材料、定价、服务上的灵活性,在具体科室的选择上,消费和服务属性较强(如医美、牙科、儿科)和大病种(如心脑血管)的品类,最宜于发挥优势。

 

另一方面,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特征,则刚好与高端专科形成互补:面向基层大众、承担公共卫生任务、价格亲民、服务全科。一直以来,建立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诊、上下联动”的分级诊疗体系,都是新医改的核心命题。而近年来,多项具有实操意义的配套政策的推开(例如报销比例杠杆、上下医院间转诊联盟的建立),加上技术手段的升级助力,让我们真切看到基层医疗服务市场最佳发展时机的到来。根据卫计委提出的2015-2020年分级诊疗工作目标,未来两年内将有2.3亿门诊人次、相当于一二三级公立医院当前门诊量的21%,流向基层医疗机构。除了基本服务需求的增长,社区医疗中心其实与体检机构异曲同工——巨大的病患数据入口价值,和增值服务迭加的平台价值,才真正具有想象空间。

 

3. 诊后(看护与康复环节)

 

记得观看经典的医院题材日剧《白色巨塔》时,印象深刻的一点是,在这部改编自60年代小说、拍摄于12年前的影视作品中,已经能看到治疗医院向康复或临终关怀医院转诊的成熟体系。而在我国,诊疗服务链几乎在综合医院治疗后就戛然而止,康复、慢病管理、养老照护等后续市场空白较多,仍处于发展起步期。

 

这个庞大的患者群,在医院看来属于低值病人,但其实具有治疗周期长、客单价较高、病情相对稳定、疗效可见、风险可控等特点,服务空间很大,而且治疗过程和运营体系更容易标准化,又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经营壁垒。在这个尚无标杆品牌出现的市场中,存在着孕育未来领军者的机会。

 

医疗服务的“慢性子” vs. VC投资的“急性子”

 

尽管看好多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势能,但作为一家VC机构,我们在研判和决策具体的医疗服务创业项目时,纠结和争论之盛,经常超过其他医疗板块项目。原因很简单,担心项目既慢且重,不符合VC偏好的具备爆发潜质的项目特征。

 

资产相对较重、增长相对线性、牌照获取难以加速,确实是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的先天特点。传统模式下的医疗机构扩张,绕不开牌照申请、实体门店铺设、人员线性增长的路径,效益则受限于产能天花板,资本的投入和产出不容易有惊喜。这样的项目,在VC眼中似乎不够“性感”。

 

那当前的医疗服务领域,是否适合VC进入?我们经过反复讨论,结论还是积极的。

 

两个行业趋势,为我们评估医疗服务项目提供了新语境:(1)市场的高速增长。我国的医疗总支出在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5%以上,增势倍于领先的发达国家。在儿科、康复、社区基层等多个细分领域,公立供应在数量上不足、质量上欠缺,民营力量进入后,首先是要补缺,然后才是满足人口结构转变下需求的高速增长。这样的增速和潜量,使得即使在增长模式上偏线性的企业,也拥有了快速呈现亮丽业绩的可能;

 

(2)大数据、智能硬件、移动健康等玩法的入局,在线性的基础业务之上,叠加了非线性业务增长的可能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以前的基层卫生中心只能做利润空间微薄的常见病诊疗、基药销售,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医疗机构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入手,开发移动应用,推广健康管理,挖掘定制服务等等。玩法多了,变现的手段也就更加丰富了。

 

抓住以上两个趋势,看似朴素的医疗服务项目,也可以火辣起来。

 

当我们谈“好的项目”时,我们谈些什么?

 

机会常有,但千里马和伯乐均不易得。分享在上述值得关注的大方向中寻找和筛选具体的战场和战队时,大致遵循着以下几项原则:

 

市场:必须是潜量巨大的朝阳需求,这点自不必说;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考虑到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,需要判断在这个潜力市场中,公立体系或资源,是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由于某些体制性的瓶颈制约,无法提供有效的、充分的供给。这决定了民营资本的机会和作为空间。

 

行业“基础设施”:即政策环境、人才供应等,是否相对完备。再次回到医疗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——这不是一个靠着民间自发意愿、靠着点子或力气、靠着雇佣中等学历劳动力就能干起来的事业。政策或许可以渐进式变革或倒逼,但永远无法逾越或无视,尤其是监管要求。医疗人才培养难、数量少、责任重、体制依赖性强,如果没有充分的流动环境,再好的商业模式,也难为无米之炊。

 

模式:如果以“进入门槛/竞争壁垒”为横轴、以“可复制性”为纵轴,那么落在远端弧线上的项目才具有投资吸引力。也就是说,壁垒高度和复制能力两项特性的综合评分要高,兼得固然最好,或者就取其中一点做到极致。这也是为什么,在医疗服务领域对团队的综合运营经验与能力的要求,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,因为无论是高壁垒、高复杂度的项目对医疗质量的保障,还是偏重服务、快速复制的项目在扩张中对效率的管理,都需要极强的运营把控力。

 

阶段:分享作为早期投资基金,在医疗服务这个细分领域,即关注具有经验证的出色运营能力的成长期项目,也寻找模式创新、具有非线性增长潜力的初创期项目。

 

地位:在任何一个投资领域,分享都着眼于具备全国市场领军潜力的企业、关注细分行业前三名。医疗服务行业也不例外。些许不同的是,由于医疗服务市场具有更强的地域属性,各区域市场的需求特征、政策落地情况、公立体系发展都有差异,我们对能够展现区域市场领先实力的项目,同样青睐有加。

 

结语

 

医疗服务的创业和投资,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。医疗服务“理想国”的构建,远非一日之功。

 

分享和创业者们共同相信,人口和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中国市场提供了医疗服务发展的黄金时段,踏实走下去,一个日常健康能得到持续关爱、大小疾病能得到最适当的诊疗、就医能得到人性化对待、康复护理有专业去处、老来也有所照护的更好的世界,离我们大概并不太远。